2025年10月26日
很多人常常以為暗瘡、濕疹、玫瑰痤瘡、敏感這類皮膚問題,靠外用的護膚品就能夠完全改善。當然,選擇高度抗炎、舒緩的護膚品是能夠改善表面症狀,亦很可能足夠完全解決偶發性的問題。但如果這些問題反覆地出現,或無論用多高效的護膚品、做幾多皮膚療程也改善不了,其實就要想想,這些問題的真正根源,是否藏在您的腸道裡呢?
腸道不只是消化吸收的地方,而腸道健康亦並非只關乎能否每日正常排便。事實上,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有超過 70% 的免疫細胞都住在這裡。當這個精密的生態系統失衡時,影響就會在全身顯現,包括您的皮膚。
這個系統中的一個關鍵角色,是一群名為第三型先天性淋巴細胞 (ILC3s) 的免疫細胞。它們就像是無聲的哨兵,保護著您的腸道黏膜,並管理發炎反應。它們還會分泌一種稱為白介素-22 (IL-22) 的關鍵物質,以幫助修復和強化腸道屏障,並防止發炎。不過,當這些細胞太少、太弱,或者被錯誤啟動,腸道的防線就很大可能崩潰。
這種崩潰會讓發炎物質從腸道「滲漏」到血液中,引發全身性的發炎反應。而這種低度、慢性的發炎,很可能就是導致一系列過敏及持續性發炎性皮膚問題的那把無形之火。
那有什麼會影響 ILC3s 的狀態呢?答案就是我們每天的飲食習慣。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您常吃高油高糖、精緻加工的食物,不只會養出壞菌,還會讓腸道的好菌變少,ILC3s 也會失去原本的功能。
吃錯東西,等於在給壞菌鋪紅地毯。
那根皮膚有什麼關係呢?把您的腸道和皮膚想成一條高速通訊網絡的兩端——當腸道發炎,炎症便會透過這條通常被稱為「腸膚軸線」的網絡直達皮膚。亦即,腸道發炎會直接引致皮膚發炎。
許多常見的皮膚困擾,如暗瘡、濕疹、玫瑰痤瘡和牛皮癬,根源都是始於發炎。當您的腸道不健康,它就會像一道處處漏水的堤壩,讓有害物質悄悄通過,繼而滲漏到血液中循環全身。作為免疫反應的一部分,您的身體會進入高度警戒狀態,引發一連串的發炎反應。
誘發暗瘡的原因不少。除了不良護膚習慣、壓力、荷爾蒙、蟎蟲等各種問題外,腸道健康其實也是關鍵之一。
首先,腸道發炎會讓身體產生更多的促發炎細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這些化學信號會進入血液,並間接刺激皮膚的皮脂腺,促使其分泌過多的皮脂。當皮脂與死皮細胞混合時,就容易堵塞毛孔,繼而演變成暗瘡。
其次,當腸道微生態失衡,壞菌會大量增加。這些壞菌產生的毒素和代謝物會增加腸道屏障的通透性,也就是所謂的「腸漏」。這些有害物質一旦進入血液,就會進一步加劇全身的發炎反應,讓皮膚的發炎情況惡化。這不僅會是暗瘡的數量變多,還會令其發炎程度更嚴重,也更難以消退。
濕疹與牛皮癬被認為是自體免疫或過敏性疾病,其根源在於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腸道作為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可以說是免疫系統的訓練中心——健康的腸道微生態能幫助「訓練」免疫細胞,讓它們學會區分有害物質與無害物質。然而,當腸道發炎或微生態失衡時,這種「教育過程」就會出錯。免疫細胞會因而變得過度敏感和反應過度,還會釋放促發炎物質,並開始攻擊自身組織或對無害的物質 (如花粉或食物) 產生強烈的過敏反應。
皮膚乾燥、泛紅、痕癢、脫皮、發炎、皮膚細胞過快增生,就是這種「失控」免疫反應在皮膚上表現出來的典型症狀。
玫瑰痤瘡的特徵是臉部持續性的泛紅、發熱,以及微血管擴張,有時還會伴隨痘痘般的丘疹。
近年來的研究指出,玫瑰痤瘡和部分敏感問題與腸道健康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緊密關係,而當中最主要的關聯在於腸道微生態失衡和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當腸道內的細菌種類失衡,如缺乏某些益菌,或壞菌在小腸中過度繁殖時,它們會產生組織胺 (histamine) 等代謝物。
這些代謝物會進入血液循環,並對皮膚的血管產生影響。例如玫瑰痤瘡會泛紅和發熱,就是因為組織胺導致血管擴張。此外,腸道微生態失衡所引發的慢性發炎也會刺激神經系統,讓皮膚對外界刺激,如溫度變化、壓力等,變得更敏感,進一步加劇玫瑰痤瘡和敏感的症狀。
這就是為什麼外用的護膚品雖然對改善表面症狀或突發性的問題有效,要真正地讓這些慢性皮膚發炎問題斷尾,必須同時從腸道這個根源著手。管理好腸道微生態,才能從根本上令免疫反應正常化,並減少引起發炎和血管擴張物質,從而緩解各種發炎性皮膚問題的困擾。
您可能已被暗瘡、濕疹、玫瑰痤瘡、敏感等問題困擾多年,但好消息是,您還是有力量去改變這個現狀——透過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為腸道移除有害物質,並補充有益元素,您是絕對可以幫助撲滅那把餵養發炎的火。
打個比如。您家裡有一個花園,所以希望種出一些漂亮植物,感受大自然。但如果土壤缺乏營養,還長滿害蟲,那即使您買了多昂貴的種籽並每日澆水,別說漂亮的植物,連生不生得出來也成問題。皮膚也是一樣。如果腸道微生態不健康,那即使您每日使用多昂貴的護膚品,跑幾多轉皮膚診所,做幾多療程,皮膚也不會健康,各種炎症問題還是會不停敲門。
這意味著,日常飲食須避免高油高糖、精緻加工的食物,並選擇富含原型食物的飲食,尤其是秋葵、燕麥這類能產生短鏈脂肪酸的高纖維蔬菜,以及泡菜與納豆這些發酵食物。這些好菌的「代謝氣體」不僅能活化上述 ILC3s 免疫細胞,還能促進 IL-22 的分泌,同時強化腸道黏膜,並抗發炎。
另外,也應每日服用含有多種菌株的益生菌補充劑,以助增加腸道中的益菌,並重新平衡腸道微生態,從而強化腸道屏障,並支持健康的免疫反應。
產品建議
MARIE REYNOLDS LONDON
Probio+ 專利純素益生菌膠囊 <- 點擊選購
現代生活常常讓我們接觸到會刺激腸道、餵養壞菌的食物。高度加工食品、精製糖和發炎性植物油是常見的元兇,而對於許多人來說,甚至是看似健康的麩質也可能成為問題。雖然,麩質並非對所有人都有影響,但同時也可能是持續性腸道和皮膚問題的隱藏原因。
麩質是一種天然存在於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不溶性蛋白質。它賦予麵包彈性和嚼勁。然而,高達 80% 的麩質,即使在健康的腸道中,也無法被人體完全消化。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未被消化的麩質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從消化不良和體重增加,到全身性發炎和皮膚問題。
麩質的身體的壞影響主要與其對腸道內壁的影響有關。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來理解:
腸道黏膜受損
當麩質進入腸道後,它可能觸發免疫反應。對於某些體質的人,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小腸內壁上微小凸起的絨毛 (Villi)。這些絨毛負責吸收營養,一旦受損,其功能就會大打折扣,並引發腸道發炎,甚至阻礙身體從食物中吸收必需的營養素。
破壞緊密連接點 (Tight Junctions)
健康的腸道細胞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連結,稱為「緊密連接點」(Tight Junctions)。它們就像一道嚴密的城牆,只允許消化後的營養素進入血液,同時阻擋未消化的大分子、毒素和細菌。麩質中的一種蛋白質「麥醇溶蛋白」(Gliadin) 會刺激腸道分泌一種名為「解連蛋白」(Zonulin) 的物質,而解連蛋白的作用就是解開這些緊密連接點,讓細胞間的縫隙變大。
「腸漏」現象
當緊密連接點被解開後,腸道細胞之間的縫隙會變寬。這使得原本不該通過的有害物質,如未消化完全的食物顆粒、細菌毒素和廢物,能夠直接穿透腸壁,進入血管。這就是所謂的「腸漏症候群」(Leaky Gut Syndrome)。
全身性發炎反應
一旦這些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它們會被免疫系統視為「外來入侵者」,引發強烈的全身性發炎反應。長期下來,這種慢性、低度的發炎會導致遠遠超過消化不適的健康問題,包括:
如不能夠完全戒斷麩質,可服用一些有助溶解麩質並幫助管理身體對麩質反應的補充品,將上述問題出現的機會減到最低。
產品建議
SHEGAIA
Gluten SlimCut 溶麩護腸代謝益生菌粉 <- 點擊選購
健康腸道需要的,不只是單單需要益生菌或均衡飲食——它也需要特定的營養素才能維持正常運作。
小檗鹼(Berberine)
小檗鹼是一種強大的植物生物鹼。它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抗發炎物質,能直接幫助鎮靜腸道黏膜的發炎,還能幫助調節腸道中的益菌和壞菌的平衡。透過促進益菌的生長並抑制壞菌,小檗鹼能夠支持一個更健康的腸道生態系統,進而減少影響皮膚的全身性發炎。
產品建議
SHEGAIA
Berberine Plus 天然減脂控糖去腫纖體丸 <- 點擊選購
奧米加-3 必需脂肪酸 (Omega-3)
作為強效抗發炎元素,Omega-3 能幫助鎮靜源於腸道並顯現在皮膚上的全身性發炎。此外,Omega-3 對於構建和維持腸道黏膜細胞等細胞膜的完整性至關重要——當腸道屏障強健且滲透性較低,有害和發炎物質便不會「滲漏」到血液中並引起免疫反應。
產品建議
MARIE REYNOLDS LONDON
Ocean EFA 南極磷蝦油蝦青素膠囊 <- 點擊選購
藻類
富含葉綠素的螺旋藻和小球藻等藻類擁有多樣化的功效,包括改善認知功能及神經系統功能、調節甲狀腺荷爾蒙及雌激素受體等,而當中其中一樣最重要的就是其「排毒」效能——研究顯示,藻類能有效結合人體肝臟、大腦和腎臟內,以及食物中的重金屬、農藥、二噁英、塑化劑等有害化合物,繼而助它們排出體外。它們還能幫助身體鹼化,從而對抗由不良飲食引起的腸道酸性、發炎環境。
此外,這些營養豐富的微藻更能提供益生元,餵養腸道中的益菌,從而促進平衡的腸道微生態。
產品建議
MARIE REYNOLDS LONDON
Evolve 全有機鹼化排毒植物藻類膠囊 <- 點擊選購
膠原蛋白
腸道黏膜只有單層細胞厚,且不斷地在再生。作為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膠原蛋白能支持著這個修復過程。因此每日穩定地補充膠原蛋白,尤其是海洋膠原蛋白,能夠幫助維持腸壁結構,並強化腸道黏膜這道屏障,從而降低「腸漏症」及隨後發炎反應的風險。
產品建議
AGENT NATEUR
holi(mane) 膠原蛋白珍珠粉 <- 點擊選購
MSM (有機硫)
MSM 是一種天然的硫化合物,對於合成麩醯氨酸(glutamine)這種氨基酸扮演著關鍵角色。麩醯氨酸是腸道黏膜細胞的首選燃料來源,對於修復受損的腸道屏障至關重要。透過支持麩醯胺酸的合成,MSM 能直接幫助強化腸道黏膜並降低其通透性。此外,它的抗發炎特性也有助於舒緩消化道本身及皮膚的發炎反應。
產品建議
AGENT NATEUR
holi(radiance) OptiMSM® + 植物性神經酰胺 <- 點擊選購
牛磺酸
這種氨基酸能透過多種方式支持腸道健康。作為一種「屏障穩定劑」,牛磺酸能幫助強化腸道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點,從而維持能夠抵禦毒素的堅固保護牆,來預防「腸漏症」,減少其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它還能協助身體製造膽汁鹽,進而幫助消化,並分解脂肪。此外,牛磺酸亦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益菌生長,同時鎮靜腸道黏膜的發炎問題。
產品建議
AGENT NATEUR
calm(beauty) 亞精胺 + 牛磺酸 細胞抗老美肌安神助眠飲 <- 點擊選購
壓力和情緒波動會直接影響您的腸道健康。當您感到壓力時 (包括不自覺的無形壓力),身體會進入「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模式,將資源從消化系統轉移到其他地方。這會導致腸道蠕動減慢、消化功能變差,並讓的腸道黏膜變得更脆弱。
長期的壓力還會擾亂腸道微生態的平衡,使壞菌更容易生長,進而加劇發炎,讓您的皮膚問題變得更難控制。
因此,透過練習正念、冥想、瑜伽或任何能幫助您放鬆的活動,就是在直接為您的腸道和肌膚健康投資。
睡眠不僅僅是休息,更是身體進行修復和再生的黃金時間。當睡眠不足時,身體會分泌更多直接影響腸道微生態的皮質醇 (cortisol)。這種壓力荷爾蒙會如水平過高,不僅會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還會增加腸道的通透性,讓發炎物質滲漏到血液中,進而引發全身性發炎,並促使您的皮膚問題惡化。
確保每晚有 7 - 9 小時的優質睡眠,不僅能幫助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還能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修復和重建,那皮膚才能健康。
產品建議
MARIE REYNOLDS LONDON
Zedz 天然快眠甜睡膠囊 <- 點擊選購
暗瘡、濕疹、玫瑰痤瘡、敏感等慢性發炎性皮膚問題並非命中注定,也不是不能改善的問題。它只是身體在發出信號,告訴您某些地方失衡了,是時候由內到外好好照顧您的身體,而這個信號,往往來自於您的腸道。
因此,除了使用高度抗炎舒緩的護膚品以及採取正確的護膚方式外,別忘了聆聽您的身體,並採取整體性的方法——注意飲食、戒掉刺激腸道的食物、服用針對性的補充品來滋養你的內在生態系統,那您的皮膚一樣可以重拾健康。
訂閱電郵以定期獲取最新護膚資訊!